close

我們常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為什麼一個女人無法和他心愛的男人在一起?
無法過她心中想要的簡單安逸的生活?甚至必須狠心拋棄自己深愛的孩子?

以大時代動亂為背景的小說屢見不鮮,但《午間女人》的作者一反此類小說的常態,對於動亂的情形不多加著墨,只描寫主角海蓮娜的一生與其心路歷程。
倘若只看書封介紹,一個母親狠心在一個鄉間火車站拋棄深愛著的七歲稚兒。
第一個浮現腦海的念頭會是:為什麼這個母親這麼殘忍?會捨得拋棄自己懷胎十月後生下的骨肉?

於是,在我們先入為主的道德評斷下,我們看見了作者筆下的海蓮娜:
母親因為走不出四個兒子夭折的悲傷而精神崩潰,對海蓮娜姊冷顏以對,再加上父親的從軍,失去父母關愛的她,於是和姊姊瑪塔在孤獨與青澀中成長;天份很高,卻根本沒機會上大學;
之後對人生充滿憧憬,並展開一段浪漫的少女初戀,但在論及婚嫁時,男友卡爾卻意外身亡;最後嫁給一個她不愛的人,走入女性地位低微的傳統婚姻,並且不愉快的產下兩人婚姻中的結晶。

看到這裡,我們漸漸發現海蓮娜是個悲劇人物。
對學習的高度天份、一個深愛她超過一切的男人,命運給了她一切美好的夢想。
但大時代的動亂、一場意外、一個大男人主義的丈夫,命運卻也跟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摧毀所有的期待和可能。

《午間女人》是一齣悲劇,寫實而感傷的悲劇。
於是我們看不到作者筆下的海蓮娜有者超乎常人的樂觀積極與堅忍不拔,而是看到一如常人般的悲傷失意、對現實無情的委曲求全、以及選擇不看不聽不說的自我放逐。
也正因為這樣的寫實,於是在卡爾意外身亡的時候,我們看到的不是我們期待看到的從悲傷中站起來的奮發向上,也不是我們習慣看到走出傷痛陰霾重新過生活的正面積極,而是沉浸在傷痛中彷彿聾了瞎了啞了一般的自我封閉;
於是在時代的動亂以及丈夫的冷漠和沙文主義之下,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偉大女性在這樣逆境中將孩子獨立扶養長大的勵志故事,而是一個母親迫於現實無奈、為了讓孩子過得更好,只好忍痛將七歲稚兒拋棄在火車站的悲劇故事。

在《午間女人》閱讀心情是沉重的,
看著海蓮娜的成長,心中不斷浮現的是同樣的疑問:活著,為何要受這麼多的痛?追尋自己的夢想,為何會是如此的困難?

看完《午間女人》,原先自以為的道德標準顯得虛偽,對與錯的分界也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又會怎麼做”的自問。

然而,《午間女人》的故事又不禁令人深思,
我們真有能力掌握命運嗎?還是我們不過是受命運的齒輪所牽動?

也許,就像書中卡爾的觀點:道德是應該先忽略的,不該再著眼於探討人類的善與惡,而是必須對人類的存在方式心存憐憫。
更也許,就像作者的自序: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我並不想替她做出一個合理解釋,也不想對她做任何道德判斷。我只是想寫、想說故事、想盡我所能,嚴謹而詳盡地說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y10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